嬰兒的生活清潔用品還蠻多的,琳瑯滿目的各種產品究竟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,
是否要趁特價或周年慶時屯貨呢? 會不會用不完?
以下是各種產品的圖例/解說與使用經驗談,趁生產前先作功課,
將該買的買一買,到時候接寶寶回家比較不會手忙腳亂喔!
1. 嬰兒澡盆 (寶寶浴盆)
<嬰兒澡盆示意圖: 小獅王辛巴不滑落浴盆>
新生兒脖子很軟,雖然護理師會教用單手環抱脖子後面並托住腋下,
再用另一手洗的方式,這樣用一般的大臉盆就可以洗了。
但一般人畢竟不是那麼專業,所以坊間有沐浴網/床/架可搭配寶寶澡盆使用。
甚至如果銀彈較多,也可選擇內建躺坐兩用的澡盆款式,使用上更為簡易。
<沐浴網使用圖例:黃色小鴨 - 網狀沐浴床>(也有十字型的可完全托住寶寶,便可空出雙手來洗。)
<沐浴床使用圖例> (寶寶還小時很容易滑下去,要一隻手支撐)
<沐浴架圖例: 加拿大 Angelcare - 新生兒沐浴架>
<一體成形的澡盆: 義大利 OK BABY 嬰兒浴盆與浴缸支架>
購買前記得量一下浴室大小,以免浴盆放不下,像我家主臥浴室的淋浴區就太窄(浴盆偏大),
試過在浴缸裡面放兩張板凳,再把嬰兒澡盆放上去,但不太穩固而且大人姿勢卡卡的。
後來乾脆在廚房的餐桌上洗XD 洗完直接躺在桌上穿衣服,因為夠高大人也不會腰痠。
還可以多人一起幫她洗,動作較快...只是事前事後倒水與收拾桌面頗麻煩...
而且寶寶長大開始會踢水,弄得地上都是水,
最後還是去客浴洗了,那邊乾濕分離的乾區較大剛好擺的下。
配置如圖: 包含澡盆,沐浴床,水溫計,寶寶沐浴露,板凳一張
單人洗寶寶的流程如下:
1. 放水,丟入溫度計,倒一些沐浴精在澡盆上面的格子裡
2. 準備新的衣服跟尿布在主臥床上
3. 把紗布巾跟浴巾拿到廁所
4. 坐在澡盆旁的小板凳,寶寶放腿上,先用紗布巾洗臉再洗頭
5. 用浴巾擦乾頭後幫寳寶脫衣服跟尿布
6. 放入澡盆開始洗澡 & 玩水
7. 洗好後先把浴巾攤開在大腿上,再把寶寶抱上來包住
8. 抱到主臥床上穿衣服
熟練的話不用十分鐘就洗好了~
2. 水溫計
<水溫計示意圖: 阿卡將 粉紅鴨水溫計>
洗澡時可用來量水溫,護理師說小寶寶適合37~40度的水。
習慣的話用手摸水溫也可以,非必需品。
3. 嬰兒沐浴乳
<沐浴乳示意圖: 施巴嬰兒泡泡浴露>
選擇使用後免沖水的沐浴乳比較方便,另外盡量選有按壓頭的。
雖然洗澡時可以先倒到浴盆,但有時候臨時大便要洗屁股,可單手按壓的較實用。
用量不大,可以準備一兩罐快用完再補就好。
4. 濕紙巾 (別名: 柔濕巾)
<濕紙巾示意圖: nac nac - 超純水嬰兒潔膚柔濕巾/濕紙巾>
濕紙巾根據成分可用來擦屁屁/手或擦臉(需臉口鼻適用)。
通常是黏貼式的開口,有的會附盒蓋比較好關。但使用完要記得蓋好以免整包乾掉。
由於怕寶寶紅屁屁,護理師通常都會教水洗屁屁的方法:
左手托著寶寶的背,讓寶寶的頭靠在左肩,左手掌從寶寶後面抓住雙腳掌,
右手撥水龍頭的水來洗屁股,還要清潔皺褶處以免卡大便。
整個技術難度好高啊!後來回家發現家裡的洗手台類似這種 (但沒這麼高級XD):
只要在旁邊檯面上墊厚浴巾,讓寶寶躺在上面,抓腳讓屁股懸空在洗手台上就很好洗囉!
不但舒適,也不怕失手掉下來。洗完用毛巾擦乾屁股就可以了。
不過我家寶寶每次大便都像山洪爆發,常常從背後漏出來,
所以除了衣服外,墊著的浴巾也常常沾到,有時候乾脆整隻放進洗手台洗一洗...
不過要注意水溫喔XD 不要燙到或冷到寶寶了。
每次都水洗屁屁的結果...就是我屯了一整箱的濕紙巾根本用不完...T_T
只有出門的時候會用到,但是贈品小包的更好用。
一箱濕紙巾的圖:
5. 濕紙巾加熱器
<濕紙巾加熱器示意圖: Combi濕紙巾保溫器>
冬天很冷的時候可以買濕紙巾加熱器來讓它恆溫暖暖的。
6. 乾濕兩用巾
<乾濕兩用巾示意圖: 拭拭樂嬰兒紗布毛巾(開箱文)>
有些爸媽如果擔心濕紙巾的成分對寳寶不好,可以考慮乾濕兩用巾。
要擦乾時隨手一張很方便 (衛生紙會掉屑所以不太適合擦寶寶);
要清潔時沾水就變身成濕紙巾(也可以直接沾溫熱水,便不需加熱器)。
還有一個好處是比濕紙巾輕! 但如果去野外還是濕巾較方便。
總之我覺得似乎很好用就買了四盒,用了五個月還是用不完...
因為大便 -> 水洗
擦乾屁屁 -> 用毛巾
喝奶/擦汗 -> 用紗布巾
只好偶爾拿來當比較厚的衛生紙用XD
7. 紗布澡巾
<紗布澡巾示意圖: 黃色小鴨>
兩塊紗布巾大的長方形(60cm x 30cm)紗布巾稱為紗布澡巾,洗澡時比較好擦洗。
但是直接用紗布巾(30cm x 30cm)洗也沒什麼不行...
另外這種紗布巾用來喝奶時可以承接較多的溢奶量,擦汗也蠻好用的,
缺點是要多折一次才會變成正方形。
8. 浴巾
<浴巾示意圖: 小獅王紗布浴巾>
紗布巾材質的浴巾,非常吸水又輕薄快乾,可以折很小攜帶方便。
有些毛巾面料的浴巾可以當包巾與浴巾或小被毯用。
一般大人用的浴巾也可以洗過拿來當寶寶專屬浴巾。
9. 嬰兒棉花棒
<棉花棒示意圖: 日本 Pigeon 貝親 - 紙軸棉花棒>
嬰兒用的棉花棒尺寸較小,清潔鼻子耳朵可用。
10. 嬰兒指甲剪
<嬰兒指甲剪示意圖: 阿卡將 Miffy嬰兒指甲剪>
嬰兒的手指甲生長迅速,需要常常修剪以免抓花臉。
除了有這種縮小版的指甲剪外,也有剪刀式的嬰兒指甲剪,
因為寶寶指甲很軟,剪刀式的也許會比較好剪。
11. 耳溫槍
<耳溫槍示意圖: 泰爾茂耳溫槍>
耳溫槍非常好用喔! 寶寶前幾個月如果發燒要馬上送大醫院,
所以家裡準備一支體溫計是一定要的。
媽媽自己也可能因為乳腺炎或感冒發燒,這時耳溫槍也可以派上用場。
12. 嬰兒洗衣精
<嬰兒洗衣精示意圖: nac nac天然酵素嬰兒洗衣精與補充包>
洗寶寶衣服和棉被的洗衣精最好挑選天然成份無螢光劑的,
因為寶寶常常吃手跟吃衣服。
我生產前去換媽媽手冊的贈品時,恰逢丁丁藥局在特價,
滿一千五加送海灘玩具組,忍不住手滑買了一大堆寶寶洗衣精:
那時候還很擔心怕用不完。後來證明---洗衣精用量還蠻兇的,可以安心屯貨XD
(除非是很勤勞的媽媽清水手洗,就用不太到囉~)
不過要注意補充包的容量,通常比瓶子少,容量不大的話就要常常補充有點麻煩...
13. 脹氣膏 (別名: 舒氣膏)
<脹氣膏示意圖: 黃色小鴨嬰兒舒氣膏>
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自己打嗝,肚子容易脹氣不舒服。
如果寶寶肚子硬硬的,敲起來像打鼓的聲音,
可以在他吃飽兩個小時後,或是洗澡後塗一點脹氣膏在手掌下緣,
用兩手手掌磨擦生熱後塗在寶寶肚臍周圍,一邊畫圈按摩。
或是幫寶寶踩空中腳踏車,幫助他放屁出來會比較舒服。
我家小小咪出月子中心時飽受脹氣所苦,每餐都努力拍嗝,
即使打了四個嗝還是會一直蹬腳大哭。
按摩,擦脹氣膏,踩腳踏車通通都試過了也沒用,照樣一直哭。
大人們都快崩潰啦~~一定要在她皺眉時馬上抱搖拍屁股哄她,不然一哭起來更難哄。
整天白天都不太睡,一定要人抱著哄。(還好晚上肯睡...)
滿月去打疫苗時問醫生,他開了益生菌(妙利散)給我們,
一天早晚各吃半包,吃了兩天後神奇奏效,寶寶越來越乖不會亂哭了。
不曉得是益生菌讓她肚子舒服了還是已經適應環境的關係,大感激XD
14. 屁屁膏
<屁屁膏示意圖: 貝恩金盞花屁屁膏>
小寶寶稚嫩的屁屁因為常常包尿布,有時候會紅屁屁。
可以塗一點屁屁膏預防或治療紅屁股。
如果常常紅屁股就要考慮換尿布品牌。
15. 乳液
<乳液示意圖: 嬌生嬰兒潤膚乳液>
嬰兒肌膚容易乾燥,因此洗完澡可以幫寶寶塗些乳液,順便做身體按摩。
15. 口腔清潔棉
<口腔清潔棉示意圖: 日本Osaki嬰兒潔牙棉>
針對還無法漱口的嬰幼兒,可潔牙棉沾溫開水作為牙齒或口腔的清潔。
**** 竹 亭 聽 雨 懶 人 包 ****
更多懶人包請到粉絲頁看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