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講到科普書都覺得好像偏嚴肅、知識多、比較不有趣,但沒想到這位日本作者 - 岩谷圭介 編寫的科學書竟然這麼生動又好笑呀!
他出了三本好奇孩子大探索 - 原來宇宙這麼炫、原來人類這麼囧、原來地球這麼逗,分別收錄了83、93、87篇引人入勝的題目,讓人隨手一翻後真的會忍不住好奇心,一篇接一篇看下去,激發求知慾~進而發現很多有趣的科普知識呢!
● 原來人類這麼囧
身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,但我們又對它知道多少呢? 本書用九個章節來分門別類收集了93則有趣的人類相關知識,分別是:
屎尿、身體、細菌、細胞、基因、疾病、地球歷史中的人類篇章、人類和機械的關係、生與死。
你知道「握手比小便還髒」嗎? 看完之後如果再握手,可能會忍不住轉身就去洗手了XD
總以為大便經過小腸大腸的吸收後應該水分所剩無幾,沒想到糞便裡大約還有80%的成分是水呢!
我們的身體裡面最多的是什麼? 答案是水! 有大約70%是水分,剩下的30%才是蛋白質、脂肪,不過隨著老化後,水分的比例也會下降到50%。
小時候看七龍珠對悟空有一條長尾巴印象深刻,但其實人類胎兒在開始的兩個月是有尾巴的,出生後仍殘留一小段尾巴的骨頭 - 尾骨,只是科學家至今仍不明白為何人類的尾巴會消失。
原來人類的聽力會逐漸變差,每次振動都會讓細胞受到一點點損害,所以老年容易重聽。
味覺也是類似,在年紀小的時候會非常敏銳,尤其是對酸或苦味更難以忍受! 所以不要給小嬰兒舔檸檬啦~
這本書還有好多神奇的知識,不過知識是會隨時間日新月異的,若遇到有疑惑的地方還是可以先搜尋資料來查證看看,這也是鑽研知識的旅途的一部分呢!
● 原來宇宙這麼炫
宇宙對人類來說總是帶了許多神秘的色彩,即使是科學家,至今仍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疑團。一起跟著這本書來激發求知慾與想像力吧!
這本收錄了7個章節,共83篇宇宙知識: 太空開發、地球和月球、太陽系、遠方宇宙、外星人和科幻情節、宇宙理論、歷史上的宇宙趣事。
我們都聽過太空人生活在無重力的空間,但原來他們大便這麼辛苦,可能還要徒手接漂浮的大便呢QQ
本來以為太空衣主要是呼吸用,沒想到還有吸熱的作用--因為人類的身體會一直製造熱量,但太空中沒有空氣可以把熱量帶走,所以沒穿太空衣可能會自己把自己燒死!?
因為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,我們特別去查了一下太空衣的作用,除了調節熱量外,維持氣壓也是太空衣非常重要的一個功用,因為氣壓越低的地方水的沸點也會降低,若是完全真空的狀態下,常溫就會沸騰,液體直接氣化,真是可怕呀!
太空站裡,一天竟然只有90分鐘!? 原來太空站繞地球旋轉的速度非常快,所以24小時內可以看到16次太陽起降,感覺睡眠時鐘會相當錯亂。
沒想到地球剛誕生時一天只有五小時,一年有2000天。很久很久之後,一天的時間會變得更長,一年的天數也會變少...
天動說是地球為宇宙中心,地動說是太陽為宇宙中心,不過以現今的觀察來說,太陽也非原地不動,甚至連銀河系也會動,據說星系之間還有可能相撞呢!
看完後對宇宙知識不僅有了一些了解,還產生了更多興趣,真是有趣的自然科學讀本呀!
● 原來地球這麼逗
◎原來地球有點胖?
不停轉動的地球產生離心力,讓腰圍比垂直方向胖了42公里
◎登山其實是時光旅行?
高山離地球中心較遠,重力較小,時間前進的速度較快
◎如果沒有空氣,淋雨就會死?
高空形成的雨滴,落下到達地面的速度會把人打成蜂窩狀
◎雨滴並不是水滴形狀
想像成球體底部受到空氣阻力而扁扁的,就像一顆顆包子
◎烏雲和白雲其實顏色一樣
雲的顏色成分都一樣,只是厚度厚的會遮蔽陽光看起來比較暗
◎鑽石原本是生物?
它可能是某種生物的遺體在地球內部經過好幾億年所形成的!
◎地球上的水相當少?
把地球當成一個房間的話,海水的深度只有約1公厘淺!
◎海水來自於天空
◎我們每個人都在超高速移動
因為地球轉很快的關係XD
◎太空和天空並沒有分界線
原來如此啊! 不過科學家還是畫了一條卡門線來區隔。
◎東京在聖誕節下雪的機率是0%?
因為作者是日本人所以很關心東京在浪漫聖誕節會不會下雪,沒想到機率竟然是0%啊...
◎病毒才是地球的統治者?
所有生物中約有九成是病毒,一成是細菌,人類與動植物只佔了一點點...
◎南極雖然寒冷但不會感冒
傳染感冒必須要有傳播的人類或生物,南極太冷了幾乎沒有生物可以傳染感冒~每年的流行性感冒其實是候鳥傳播至遠方的唷!
看完會很驚訝,透過「感到有趣」的閱讀體驗,能讓小朋友對於學習科學更感興趣,激發求知慾,發現原來地球這麼好玩!
小小咪看完後的心得是: 「標題很誇張,但看到內容才覺得~喔,原來只是這樣。」
是說媽媽我讀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呢XD 會想一次把整本看完,適合給好奇的孩子+大人閱讀。
好書這裡買:
原來人類這麼囧: https://reurl.cc/OvGjyv
原來宇宙這麼炫: https://reurl.cc/nDrLgl
原來地球這麼逗: reurl.cc/7ROKN5